國二上理化 |
集 數 |
單元內容 |
時間長度 |
第 01 集 |
實驗的基本操作與測量(一)
|
1.實驗室安全
(1)實驗室安全守則
(2)實驗器材的使用
2.長度與體積的測量
(1)長度的測量
(2)體積的測量
3.質量與密度的測量
(1)質量的測量 |
110'02" |
第 02 集 |
實驗的基本操作與測量(二)
|
3.質量與密度的測量
((1)質量的測量
(2)密度的測量
(3)密度的測量實驗
(4)實驗結果的描
(5)實驗變因與變量
|
116'43" |
第 03 集 |
認識物質的世界(一)
|
1.認識物質
(1)物質的三態
(2)物質的變化
(3)純物質與混合物
(4)混合物的分離實驗
|
113'50" |
第 04 集 |
認識物質的世界(二)
|
1.認識物質
(4)混合物的分離實驗
2.水溶液
(1)水溶液
(2)擴散現象與濃度
(3)飽和溶液與溶解度
|
116'44" |
第 05 集 |
認識物質的世界(三)
|
2.水溶液
(3)飽和溶液與溶解度
(4)溫度對固體溶解量影響的實驗
3.空氣的組成
(1)空氣的組成與性質
(2)氧氣的製備和性質實驗
|
111'04" |
第 06 集 |
波動與聲音的世界(一)
|
1.波的傳播
(1)波動
(2)彈簧波的傳播實驗
2.波的特性
(1)波的組成
(2)波速
|
105'06" |
第 07集 |
波動與聲音的世界(二)
|
2.波的特性
(2)波速
3.聲波的產生與傳播
(1)聲音的產生與傳播
(2)聲音的傳播與介質的關係
4.聲波的反射與超聲波
(1)聲波的反射
|
98'45" |
第 08 集 |
波動與聲音的世界(三)
|
4.聲波的反射與超聲波
(1)聲波的反射
(2)超聲波
5.多變的聲音
(1)聲音三要素
(2)噪音
(3)響度、頻率與共振實驗
|
103'44" |
第 09 集 |
光與色的世界(一)
|
1.光的傳播與光速
(1)光的直進
(2)光的傳播和光速
2.光的反射與面鏡
(1)光的反射與面鏡
|
72'05" |
第 10 集 |
光與色的世界(二)
|
2.光的反射與面鏡
(2)平面鏡、凹面鏡與凸面鏡
(3)平面鏡、凹面鏡與凸面鏡成像關係
|
71'51" |
第 11集 |
光與色的世界(三)
|
2.光的反射與面鏡
(3)平面鏡、凹面鏡與凸面鏡成像關係
3.光的折射與透鏡
(1)光的折射
|
68'33" |
第 12 集 |
光與色的世界(四)
|
3.光的折射與透鏡
(2)凸透鏡與凹透鏡
(3)透鏡的成像性質
(4)透鏡的成像觀察
4.光學儀器
(1)複式顯微鏡 |
77'17" |
第 13 集 |
光與色的世界(五)
|
1.光學儀器
(1)複式顯微鏡
(2)照相機
(3)眼睛
(4)近視眼
(5)遠視眼
2.色光與顏色
(1)色散、顏色與光的三原色
(2)色光與顏色的關係實驗
|
82'28" |
第 14 集 |
冷暖天地(一)
|
1.溫度與溫度計
(1)溫度與溫度計
(2)溫標
|
68'24" |
第 15 集 |
冷暖天地(二)
|
1.溫度與溫度計
(2)溫標
(3)溫度計的原理
2.熱量與比熱
(1)熱量的意義
|
67'31" |
第 16 集 |
冷暖天地(三)
|
2.熱量與比熱
(1)熱量的意義
(2)比熱 |
72'16" |
第 17集 |
冷暖天地(四)
|
2.熱量與比熱
(1)比熱
(2)冷、熱物質的混合 |
72'16" |
第 18 集 |
冷暖天地(五)
|
2.熱量與比熱
(2)冷、熱物質的混合
3.熱對物質的的影響
(1)溫度對物質體積的影響
(2)熱與物質狀態變化
|
71'11" |
第 19 集 |
冷暖天地(六)
|
3.熱對物質的的影響
(2)熱與物質狀態變化
(3)能量與物質的變化
4.熱的傳播方式
(1)熱的傳播方式 |
76'10" |
第 20 集 |
純物質的奧秘(一)
|
1.元素與化合物
(1)化合物與元素
2.認識元素
(1)元素與元素符號
(2)生活中常見元素的性質和用途 |
105'12" |
第 21 集 |
純物質的奧秘(二)
|
2.認識元素
(1)生活中常見元素的性質和用途
(2)認識元素實驗
3.原子結構
(1)原子說
(2)原子結構 |
105'14" |
第 22 集 |
純物質的奧秘(三)
|
3.原子的世界
(2)原子結構
(3)化學式
4.元素與週期表
(1)週期表
(2)化學性質相似的元素 |
108'36" |
國二下理化 |
集 數 |
單元內容 |
時間長度 |
第 01 集 |
化學反應(一)
|
1.質量守恆
(1)質量守恆定律實驗
(2)質量守恆
a.質量守恆定律
b.密閉系統中的化學反應
2.原子與分子
(1)原子量和分子量
a.原子量
b.平均原子量
c.分子量
|
49'42" |
第 02 集 |
化學反應(二)
|
2.原子與分子
(2)莫耳
3.化學計量
(1)化學反應式
a.定義
b.化學反應式的寫法
c.找出平衡係數的方法
|
42'20" |
第 03 集 |
化學反應(三)
|
3.化學計量
(1)化學反應式
d.化學計量係數
e.化學反應前後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比較
f.常見的化學反應式
(2)化學計量
|
40'59" |
第 04 集 |
氧化與還原(一) |
1.氧化反應
(1)金屬對氧的活性實驗
(2)元素的氧化
a.氧化
b.元素的燃燒
c.元素對氧的活性
d.金屬對氧的活性大小
|
57'28" |
第 05 集 |
氧化與還原(二)
|
2.氧化與還原反應
(1)氧化與還原
a.氧化與還原
b.氧化劑與還原劑
c.常見的氧化與還原
d.元素與其氧化物的活性
(2)金屬的冶煉
a.冶煉
b.鐵礦的冶煉
c.生活中常見的氧化還原反應 |
63'55" |
第 06 集 |
酸、鹼、鹽(一) |
1.認識電解質
(1)電解質實驗
(2)電解質與非電解質
2.溶液與離子
(1)原子與離子
a.離子
b.常見的離子
c.原子和離子的性質比較
(2)電離說
a.電離說(電解質解離說)
b.強電解質與弱電解質
|
45'28" |
第 07 集 |
酸、鹼、鹽(二)
|
3.常見的酸與鹼
(1)酸與鹼的性質
(2)常見酸類與鹼類
(3)酸與鹼的性質實驗
4.酸鹼的濃度
(1)常用濃度的表示法
a.重量百分濃度
b.體積百分濃度
|
43'50" |
第 08 集 |
酸、鹼、鹽(三)
|
4.酸鹼的濃度
(1)常用濃度的表示法
c.容積莫耳濃度
d.配製特定濃度溶液的步驟
(2)純水的解離與水溶液的酸鹼性
5.酸與鹼的反應
(1)酸鹼中和
|
57'06" |
第 09集 |
酸、鹼、鹽(四)
|
5.酸與鹼的反應
(2)酸與鹼的中和反應實驗
(3)常見鹽類的性質與用途
a.鹽類的生成
b.常見鹽類的性質和用途
|
69'53" |
第 10 集 |
反應速率與平衡(一)
|
1.反應速率
(1)反應速率(R)
(2)碰撞學說
(3)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
a.反應物活性
b.反應物濃度(氣體、溶液)
|
57'36" |
第 11集 |
反應速率與平衡(二)
|
1.反應速率
(3)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
b.反應物濃度(氣體、溶液)
c.反應物總表面積或顆粒大小(固體)
d.溫度的高低
e.催化劑的有無
(4)表面積、濃度與反應速率實驗
2.可逆反應與平衡
(1)可逆反應和反應平衡
|
54'58" |
第 12 集 |
反應速率與平衡(三) |
2.可逆反應與平衡
(1)可逆反應和反應平衡
(2)平衡移動 |
47'33" |
第 13 集 |
有機化合物(一)
|
1.有機化合物
(1)竹筷的乾餾實驗
(2)有機化合物
a.有機化合物
b.無機化合物
c.有機化合物的實驗
2.常見的有機化合物
(1)有機化合物的性質
(2)烴類、醇類、有機酸類和酯類
|
63'53" |
第 14 集 |
有機化合物(二) |
2.常見的有機化合物
(2)烴類、醇類、有機酸類和酯類
(3)肥皂與合成清潔劑
|
54'31" |
第 15 集 |
有機化合物(三)
|
2.常見的有機化合物
(3)肥皂與合成清潔劑
3.聚合物
(1)聚合物的分類
a.聚合物(高分子化合物)
b.天然聚合物
c.合成聚合物
(2)衣料纖維及其性質
4.食品科學
(1)食品中的營養成分與發酵食品
(2)發酵食品
(3)食品的保存 |
47'56" |
第 16 集 |
常見的力(一)
|
1.力與平衡
(1)力的定義及測量
(2)力的平衡與合成
(3)力的測量實驗
|
67'16" |
第 17集 |
常見的力(二)
|
2.常見的力
(1)力的種類
(2)萬有引力
a.定義
b.特性
c.物體的重量
d.質量和重量的比較
(3)摩擦力
a.定義
b.特性
c.摩擦力的種類
d.摩擦力應用的利、弊
e.減少摩擦力的方法
f.增加摩擦力的方法
(4)摩擦力實驗
|
46'33" |
第 18 集 |
常見的力(三) |
3.壓力
(1)壓力
a.定義
b.影響壓力大小的因素
c.生活實例
(2)液體的壓力
a.定義
b.特性
c.相關現象
(3)連通管和帕斯卡原理
|
48'36" |
第 19 集 |
常見的力(四)
|
4.大氣壓力
(1)大氣壓力
a.定義
b.定義式
c.特性
d.大氣壓力的應用
e.大氣壓力的測量
f.密閉容器內的氣體壓力
5.浮力
(1)浮力
a.定義
b.浮力實驗
c.阿基米德原理
|
60'30" |
第 20 集 |
常見的力(五)
|
5.浮力
(2)物體的沉、浮與浮力
a.沉、浮的判別
b.生活實例
c.浮力大小判別
(3)阿基米德原理 |
40'54" |